教育创新网

教育创新网 首页 传统文化 艺术团体 查看内容

收藏故事会:收藏圈不为人知的捡漏神话

2020-3-1 19:34| 发布者: 编辑| 查看: 677| 评论: 0|原作者: 刘一田|来自: 检察风云

摘要: 捡漏一直是收藏圈里不可缺少的谈资,玩儿收藏的人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他的朋友当年白捡一个物件,前一段时间卖了几十万,几百万什么的。

   收藏圈不为人知的捡漏神话,地摊上花5元买走“破布”,上拍卖了3.08亿
          灯火V视融媒体《检察风云》河南检察专刊讯(记者 魏健 供稿 郑州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创始人 刘一田 河南郑州报道)捡漏一直是收藏圈里不可缺少的谈资,玩儿收藏的人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他的朋友当年白捡一个物件,前一段时间卖了几十万,几百万什么的。


郑州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创始人 刘一田

 

      正所谓:捡漏天天有,朋友圈里故事多。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收藏圈内真实的捡漏故事,看了之后只怪自己没眼光,没那福气。

       图上这件瓷器是宣德年间的雪花蓝大碗。抗战期间,兵荒马乱,著名古董收藏家仇焱在北平一个没落的晚清官员家发现了它,随即以5元的价格收为已有。

      1980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个宣德雪花蓝大碗以370万港元的拍卖价成交,是民间收藏界捡漏的经典之作

   图上这件墨宝叫《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传世墨迹,它身上也有一段捡漏神话。《局事帖》原为清宫旧藏,清末时流失,直到2009年11月才出现在北京保利夜场拍卖会上,当时它就拍出了1.08亿元的天价,打破了中国古书画拍卖的最高记录。可没想到,1.08亿元却也是个捡漏价格。2016年,《局事帖》再次拍卖,拍出了2.07亿元,也就是说它在这7年的时间中翻了一倍,涨了近一个亿,令人咂舌。

       图上这件墨宝叫《平安帖》,是王羲之草书《平安帖》的宋代摹本。

    2010年,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它以5500万的起拍价开始,最终成功以2.75亿成交,加上佣金总价3.08亿元,平均一个字就达到了750万元。

    可你知道吗?这件天价墨宝曾经只值5元钱。上世纪中期,一位北京文物爱好者,在琉璃厂地摊上发现了它,最终以5元钱的价格买下。

    5元买的,现在上拍卖了3.08亿,《平安帖》造就了最传奇的捡漏神话,这可能就是收藏的魅力之一吧!

    图上这把剑叫越王者旨於睗剑,与闻名世界的越王勾践剑属同种类型,亮泽如新,寒芒泠泠,吹毛可断,是举世罕有的古代文物珍品,价值难以估量。说起来,这么珍贵的文物,却是捡漏而来。当初,这把宝剑在香港一个古玩市场,被浙江博物馆的一名研究员发现,他一眼便认出宝剑的价值,但由于当时该剑开价125万港币,这位专家根本没能力购买。

     后来,一家企业出资买下这把宝剑并捐献给博物馆,大家现在才得以一睹芳容。

      图上这方印章是清乾隆缠丝南红玛瑙朱雀钮宝玺“丛云”,是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的印章之一。

      2016年,该印章在西泠拍卖会上亮相后,却被严重低估,仅以1.8万的价格成交。2017年6月6日,在保利春拍中,“丛云”以380万的价格落槌,价格在一年之间涨了211倍。

      2016年的买家捡了大漏,卖家估计会很不开心了。

     图上的这件书画作品叫《春蚕》,罗立中刻画了传统农村中最具典型性的劳动女性形象,来表达艺术家对农村、对农民无法割舍的“乡土”情怀,对于母亲形象的塑造也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史上重要一页。

      著名收藏家林明哲当初收藏《春蚕》时,仅仅以5万元左右的价格买下。

      在2014年春季拍卖会中,这幅《春蚕》以4370万的高价成交,成为了罗中立第二贵的作品,与当初的5万元相比较,整整涨了870倍,成为又一个捡漏神话。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教育创新网 ( 豫ICP备15035566号-1 )

GMT+8, 2024-4-20 07:36 , Processed in 0.0323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