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魏健 通讯员 董圆圆 夏婷 郑州报道)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始终坚守着军营锤炼出的血性与忠诚,始终保持着保家卫国的理想与信念,用自己的一生去阐述军人的担当与使命,这就是退伍老兵。虽然退伍,他们中还有大量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事业,始终坚持为国为民的原则,建功新时代。 为“迎民族盛会,庆七十华诞”,全面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响应“绿城使者在行动“的号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红色8月,玖久社工金基项目组特推出“绿城使者”徐志新,他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绿城使者,更身体力行参与志愿活动,让我们走近老兵徐志新的人生,感受退伍不褪色,铁血铸忠魂的精神力量。 ![]() 徐志新,男,河南省信阳人,1949年2月出生。 1964年参军加入人民解放军一军一师三团。 1972年退伍,目前居住在金基社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年仅16的徐志新初中一毕业就加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他从小萌生强烈的军人梦,立志成为一名军人,他说:“成为神枪手,才能消灭敌人,才能保家卫国”。 ![]() 胸怀壮志的16岁少年凭借满腔的热血、坚定的信念完成跨越太行山、横渡黄河等多种艰苦的军旅训练,通过这些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进行战斗,时刻为抗美援越的战争做准备。后来徐志新同志曾因为文采卓越被调到开封一军军部。 【以练为战,险渡黄河】 只在部队学习过一个月游泳的徐志新,就积极申请加入“尖刀班”,参与游渡黄河的高强度训练。因为当时年龄尚小,徐志新前两次申请加入“尖刀班”都被拒绝,第三次才被上级许可破例加入只有18个名额的“尖刀班”,最后组合成为19个人的连队。 游渡黄河时正直8月黄河汛期,黄河水极其迅猛湍急,他们要一股气游四五里地才能过渡到黄河的对岸,因为河水水流过于凶猛,有名战友没能成功游过去,被河水冲到十几里远的黄河弯道处才被拦截下来。徐志新回忆说:“当时游的时候一心想着国家和人民,坚信自己一定能游过去,就一直拼尽全力往前游”。 徐志新同志当时所在的连队是有名的老红军部队一师三团夜老虎连队。在练为战三天三夜全身武装徒步翻越太行山急行军中,他的左脚在翻越200多里山路急行军第三天,先是打了个有大姆指样大的水泡,紧接着水泡中有打了一个血泡。然而他始终不忘发扬英雄军队的光荣传统,咬紧牙关坚持到翻过层层叠叠险峻的太行山,胜利到达目的地豫北济源县坡头镇。 【脱下军装,还是一个兵】 ![]() 徐志新同志退伍以后就被分配到学校担任中学的政治老师,但为了坚守自己军人的担当和自己信仰的师德,提高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他又沉下心来考取河南师范大学,提高自己的知识储量。 ![]() 后来又以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考入县文化中心站,担任信阳市淮滨县文化中心站站长一职,任职期间被评为“省级优秀文化工作者”。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发明了两项专利。虽然自己已经从兵线上退伍,但是他丝毫没有松懈对自己的要求,依旧严格要求自己。 【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一路走来,徐志新退伍不褪色,把报效国家的热情延续到志愿服务人民当中去。徐志新同志一直秉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坚持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自己从来不会浪费粮食,现在还穿着以前当兵时发的军装。他说:“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上”,以前在生产队的时候,他用自己的退伍经费义务给生产队的牛买粮草,救助生产大队的唯一生产劳动工具。 ![]() 因为徐志新热爱书法绘画,现担任河南省黄河书院副院长一职,他曾自费购买宣纸,义务教授社区内的孩子学习书法,一直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他对我们社工的志愿服务工作表达了肯定,他认为只要是为大家做实事,做受大家欢迎的的事都与自己的志向相符合,他都愿意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把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上。 【结语】 徐志新同志真正做到了人如其名,“志”,在“心”的上面有士兵的“士”,徐志新从小就有当兵梦,心怀大志,把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上,不忘初心。时光长轮滚滚转过,他用铮铮铁骨扞卫了一个中国人的信仰,他是老兵,是英雄,他为祖国流过血,是祖国的骄傲,是一名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真正的战士。让我们向他致敬!绿城使者志愿行,玖久与你益起来!欢迎更多的热心朋友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一起温暖我们的城市和社区。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教育创新网
( 豫ICP备15035566号-1 )
GMT+8, 2025-5-1 19:55 , Processed in 0.0402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