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网

教育创新网 首页 公益 查看内容

开封【善读书院】读:周如南丨行业协会商会内部治理现代化需要提升的七大能力

2025-10-31 08:10| 发布者: 张主任| 查看: 5| 评论: 0

 


作为志愿服务组织,借鉴行业协会商会内部治理现代化需提升的七大能力,在认知上可从以下多个方面获得提升:

 

治理机制方面

重视协同运行:认识到志愿服务组织不能仅满足于有基本的组织架构,如理事会、监事会等,更要注重决策、执行、监督环节的有机协同。在决策环节,应避免个人独断或形式主义,可邀请志愿服务领域的专家参与重大决策,提升决策科学性;执行环节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权责,建立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避免只部署不落实,可探索项目制运作提高执行效能;监督环节要强化监事会的独立地位,赋予其更多监督权,可引入外部监督力量,确保组织运营合规。

避免“形备神散”:反思自身是否存在组织结构看似完善,但实际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只注重形式上的完备,而忽视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同运作,要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效、协调的治理机制。

 

会员(志愿者)服务方面

精准响应需求:认识到志愿服务组织同样需要从“管理志愿者”向“服务志愿者”转变。要建立志愿者分层分类服务体系,根据志愿者的技能、经验、服务意愿等,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发展机会,避免“一刀切”的服务模式。

建立反馈机制:学习建立常态化的志愿者反馈机制,通过线上平台、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志愿者的需求和意见,并将其纳入组织的工作计划。鼓励志愿者参与组织规则的制定,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强化价值感知:设计可量化的服务成果展示方式,让志愿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付出所带来的实际影响,如帮助受益对象解决的问题数量、改善的情况等。通过定期报告、活动总结等形式,向志愿者展示组织的贡献,增强他们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自律与规范方面

实现“软约束”到“硬信用”:认识到志愿服务组织也需要加强行业郑:行为自律,从单纯的道德约束向建立信用体系转变。建立志愿者信用档案,记录志愿者的服务表现、诚信情况等,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给予奖励和表彰,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形成良好的自律氛围。

专业化纠纷处理:设立专门的纠纷调解机制,吸纳法律、社会工作等专业人士参与,及时处理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受益对象之间的纠纷,降低纠纷处理成本,维护组织的正常秩序。

 

资源整合方面

成为资源“桥梁”:认识到志愿服务组织不应仅仅是政策的传达者,而应成为政策与志愿者、社会资源之间的桥梁。要建立政策研究团队或与专业机构合作,解读相关政策对志愿服务的影响,为志愿者提供应对方案;同时,收集志愿者的共性需求,形成建议清单反馈给相关部门,推动政策更好地支持志愿服务。

拓展资源对接:积极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促进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社会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例如,组织志愿者技能交流活动、与社会企业合作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等,缓解志愿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

构建服务生态: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第三方,构建志愿服务全链条服务生态,包括志愿者培训、项目策划、效果评估等环节,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数字化应用方面

推动数字化运营:认识到数字化是提升志愿服务组织治理效能的重要工具。要开发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志愿者信息管理、活动报名、服务记录等功能的线上化,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性。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收集和分析志愿者的行为数据、服务效果数据等,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依据。例如,根据志愿者的服务偏好和技能,优化志愿服务项目的安排;根据服务效果数据,评估项目的成效,及时调整和改进。

线上社群运营:利用社交媒体、在线社区等工具,构建志愿者交流社区,促进志愿者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通过线上活动、话题讨论等方式,增强志愿者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打造专业化团队:认识到人才是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关键。要推动秘书处人员从行政事务型向专业服务型转变,加强他们在志愿服务项目管理、社会工作方法、数字化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引入具有社会工作、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提升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补充外部智力:建立专家库,邀请志愿服务领域的学者、资深从业者等作为顾问,在项目策划、标准制定、效果评估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探索灵活的用人模式,如兼职顾问、项目制聘用等,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

改革激励机制: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设立创新奖、服务奖等,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公信力与品牌建设方面

注重透明化运作:认识到公信力是志愿服务组织的生存根本。要定期公开组织的财务收支、重大决策过程、服务成果等信息,通过官网、公众号、会员大会等渠道接受志愿者和社会监督,避免出现不透明、不规范的行为。

打造标杆项目: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形成项目的特色和优势,提高组织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品牌项目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和社会资源支持。

践行社会责任: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环保、扶贫、助老等,将志愿服务组织的角色从单纯的提供服务拓展为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提升组织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认可度。(文  郑东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教育创新网 ( 豫ICP备15035566号-1 )

GMT+8, 2025-11-1 02:08 , Processed in 0.0333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